說到台南,除了吃不完的道地小吃、以及號稱南台灣第一大的花園夜市之外,另外一樣很出名的,就是名勝古蹟,說到台南市的古蹟,其實也不是沒去過,只是算算,從小時候去過到現在,不管是什麼地方我都只去過一次,有鑑於此,從這個月開始,我打算把全台南市的古蹟一個一個的逛完。

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第一站從哪開始呢?就從赤崁樓開始吧!



說到赤崁樓,附近有間非常有名的義豐冬瓜茶,由於這間是總店,在總店旁還有在賣可以賣回去煮湯的冬瓜塊,這次馬姐從台北下來,我還陪她排隊去買,下面這張就是陪馬姐去排隊買冬瓜塊的實況



早上還沒九點半我們就到了,可是還是很多人



看到這麼多人,再看到這個布條,突然覺得~可以順利買到冬瓜塊的希望還真是渺茫(汗)



發號碼牌囉!啥?發到老闆娘指的那位先生就沒了?五十號怎麼那麼的少啊?(打滾~)



沒買到冬瓜塊的我們,只能去旁邊買杯冬瓜波霸來喝嚕(泣)

沒關係,沒買到冬瓜塊,但我還有我這次最主要行程-赤崁樓。



讓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有關赤崁樓的歷史吧:

赤崁文化園區範圍,以赤崁樓為最大地標建築,範圍大約是新美街以東,成功路以南至民權路左右的塊區,新美街一帶正是十七世紀台南海岸線的位置。西元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在安平築熱蘭遮城後,因腹地的關係,他們選擇台江對岸的赤崁(當時台南稱平埔族人赤崁社的所在地)另築一座政經中心-普羅民遮城(今赤崁樓)。並發展了出赤崁街與普羅民遮街,為府城繁華的商業史揭開序幕。


赤崁樓是早期台南舊城發展的中心,區內古蹟眾多,是台灣少數擁有荷據、明鄭建築的文化園區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區塊內擁有三個國家一級古蹟,除了華盛頓郵報旅遊版曾特別推薦的赤崁樓外,明朝寧靖王府邸(今大天后宮)、及由寧靖王的關帝廳改建而成的祀典武廟,都很值得一遊。另外園區內相關的老街,及其它的三級古蹟,如明鄭遺臣的住宅陳德聚堂、香火鼎盛的天公廟天壇、有著明寧靖王親書的名匾的北極殿、有著金面玄天上帝的開基靈佑宮等,也是適合探訪的古蹟景點。



距離上一次來赤崁樓已經不知道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,對於赤崁樓的印象已經是模模糊糊的,只記得之前晚上有時候經過會看到裡面有舉辦露天音樂會,其他白天時候就真的沒有多注意了,這次來的時候正好是禮拜天,裡面滿滿的都是人,出乎我意料之外呢!



這幾年,台南市政府對於古蹟的維護上面可說是不遺餘力,也大力的推動古蹟觀光,這一點在這次的古蹟巡禮中可以明顯看的出來



這是魁星像,我第一次看到耶(這代表我以前來都沒用心看?)



旁邊還有很多考生前來祈願的掛牌



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有很詳細的解說



這是最原始的赤崁樓的原建物復原模型,原本的名稱是普羅民遮城,是由荷蘭人所建造的



鄭成功像,印象中只有在課本上才看到(這句話又突顯了我以前根本是來玩的)



海神廟中的古代船艦模型



這是文昌閣樓下的文獻,好佩服古人居然可以把毛筆字寫的那麼好看



欄杆上的石獅,歪著頭的樣子看起來很可愛



在整個赤崁樓文化園區裡,有不少像這樣的石碑,上頭記載著各式各樣的史事,雖然我極力的想要看清楚上面寫著是什麼,不過在經過日曬雨淋之後,有很多石碑上的文字幾乎都看不清楚了,這點是我感到很可惜的地方,希望台南市政府可以針對這方面在多加以保存,不然等到以後,我的小孩大概只能看到石碑,連上面有文字這回事都不知道了。



印象中最深刻的,就是這一排用滿文刻寫的石碑了,由於還是用烏龜駝著,造型非常的特別,所以我唯一沒有忘記的,就是這一排烏龜駝著的石碑。


蓬壺書院,印象中我還曾經有從照片中上鎖的這個門進來過,不過到底是多久之前的事情?怎麼想也想不起來



蓬壺書院的院規,雖然僅是短短的六條,而且蓬壺書院至今也只剩下遺址存在,當初的院生也早已作古投胎去了,不過在我看來,這六條依然適用於現今任何一間學校,只是我想…現在的學生應該不鳥這些話吧XD?



赤崁樓整個行程到了最後,來介紹一個很特別的服務,那就是由台南市政府所推出的『城市旅遊安全保險卡』,這張卡的辦理十分方便,只需持有效門票的票根並填寫申請書,然後到相機前拍照、製卡,約莫十分鐘後就可以取卡了,有效期間為七天,可算是一張短期的意外險的保險卡,這張卡的製作完全免費,由台南市政府贊助,有機會到台南來玩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忘了來索取這張卡喔。


很慶幸這次的赤崁之旅當天是大晴天,希望接下來的其他古蹟巡禮我也可以順利的完成,台南古蹟巡禮第一站~成功!


赤崁樓地址:
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12號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王子in台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